荡荡上帝,下民之辟。疾威上帝,其命多辟。天生烝民,其命匪谌。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

文王曰咨,咨汝殷商。曾是彊御?曾是掊克?曾是在位?曾是在服?天降滔德,女兴是力。

文王曰咨,咨女殷商。而秉义类,彊御多怼。流言以对。寇攘式内。侯作侯祝,靡届靡究。

文王曰咨,咨女殷商。女炰烋于中国。敛怨以为德。不明尔德,时无背无侧。尔德不明,以无陪无卿。

文王曰咨,咨女殷商。天不湎尔以酒,不义从式。既愆尔止。靡明靡晦。式号式呼。俾昼作夜。

文王曰咨,咨女殷商。如蜩如螗,如沸如羹。小大近丧,人尚乎由行。内奰于中国,覃及鬼方。

文王曰咨,咨女殷商。匪上帝不时,殷不用旧。虽无老成人,尚有典刑。曾是莫听,大命以倾。

文王曰咨,咨女殷商。人亦有言:颠沛之揭,枝叶未有害,本实先拨。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。

【注释】

荡荡:恣纵不守法制貌。

辟〔bì〕:君王。

疾威:暴虐。

辟〔pì〕:邪僻。

烝:众多。

谌〔chén〕:诚信。

咨:嗟叹,叹息。

曾〔zēng〕是强御:曾,乃,竟。强御,豪强,有势。

掊〔póu〕克:聚敛,搜括。一说自大而好胜。

服:担任职事。

滔德:品性傲慢。

义类:善人。

怼〔duì〕:怨恨。

寇攘:劫掠,侵扰。

侯作侯祝:作,通“诅”,诅咒。祝,通“咒”,诅咒。

靡届靡究:届,穷极。究,终尽。

炰烋〔páo xiāo〕:古同“咆哮”。

敛怨:聚敛无德多怨之人。

时无背无侧:不能辨清背叛倾侧之人。时,通“是”,因此。一说背、侧指背后和身边的良臣贤人。

陪:辅佐之臣。

不义从式:义,宜。式,效法。

止:语气助词,无实义。一说仪容举止。

如蜩〔tiáo〕如螗〔táng〕:蜩,蝉。螗,一种较小的蝉。

小大近丧:小大,指小大诸事。近丧,几乎败亡。

由行:遵循而行。

奰〔bì〕:发怒。

覃及鬼方:覃,蔓延,延及。鬼方,上古种族名,为殷周西北境强敌。一说远方。

时:合乎时宜。一说通“是”,善。

老成:年高有德之人。

典刑:旧的典章法制。

颠沛之揭:颠沛,此指树木倒伏,由地拔出。揭,树根拔出貌。

拨:断绝。

鉴:借鉴,教训。

【翻译】

恣纵无度的帝王,他是百姓的君主。暴虐威厉的帝王,他的诏命太邪僻。上天生养众百姓,君王诏命无诚信。处事注重其开端,但却极少能善终。文王发出嗟叹声,嗟叹你们殷商朝。竟是豪强恃淫威,竟是贪官广聚敛,竟是小人居高位,竟是奸佞主职事。天降君王德傲慢,你之群臣助恶行。文王发出嗟叹声,嗟叹你们殷商朝。本应任用贤善人,却用豪强遭众怨。进献谗言对君王,劫掠侵夺在内廷。祈求神明降诅咒,没有穷极无止尽。文王发出嗟叹声,嗟叹你们殷商朝。你在国中太跋扈,聚敛怨徒当贤德。不去昭明你德行,不辨背叛与倾侧。你的德行不昭明,没有辅弼无士卿。文王发出嗟叹声,嗟叹你们殷商朝。上天未让你耽酒,不应依从而效法。你之所行已有错,不分光明与黑暗。狂呼且又大声叫,让那白昼作黑夜。文王发出嗟叹声,嗟叹你们殷商朝。如同蜩螗二种蝉,如同水沸如羹熟。小大诸事几败亡,人民尚且去遵行。国中内部生怨怒,蔓延到那鬼方族。文王发出嗟叹声,嗟叹你们殷商朝。并非帝王遇恶时,殷商不用旧章法。即无年高有德者,尚有前代之典章。竟然不听此劝诫,国家命脉将倾覆。文王发出嗟叹声,嗟叹你们殷商朝。人们也有格言说,树木倒伏树根拔,枝叶暂时无损害,树根确实先断绝。殷商教训不久远,就在夏后之时代。

【解读】

《荡》也是一首讽刺周厉王无道的诗,《毛诗序》言此诗主旨乃“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”。这首诗同《板》一诗,不仅题材相近,而且风格类似,因此后世往往连用“板荡”以指代朝政黑暗、社会动荡的时局。如李世民《赐萧瑀》诗中就有“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”之句。

本诗共分八章,每章八句。除首章外,各章皆以“文王曰咨,咨汝殷商”起句,以文王的口吻对周王发出劝谏。诗中一一列举了殷商灭国的种种先兆、乱象,分析阐释其原因,来警醒周王以之为鉴,切莫重蹈覆辙。此外,诗中引用的“人言”以“树倒根拔、枝叶暂好”为譬喻,颇有治政经国的哲理性和启发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