旻天疾威,敷于下土。谋犹回遹,何日斯沮?谋臧不从,不臧覆用。我视谋犹,亦孔之邛。

潝潝訿訿,亦孔之哀。谋之其臧,则具是违。谋之不臧,则具是依。我视谋犹,伊于胡厎。

我龟既厌,不我告犹。谋夫孔多,是用不集。发言盈庭,谁敢执其咎?如匪行迈谋,是用不得于道。

哀哉为犹,匪先民是程,匪大犹是经。维迩言是听,维迩言是争。如彼筑室于道谋,是用不溃于成。

国虽靡止,或圣或否。民虽靡膴,或哲或谋,或肃或艾。如彼泉流,无沦胥以败。

不敢暴虎,不敢冯河。人知其一,莫知其他。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

【注释】

旻天疾威:详见前篇《雨无正》注释。

敷于下土:敷,散布,施予。下土,下界之土,指人间。

谋犹回遹〔yù〕:谋犹,谋划、筹谋。犹,通“猷”,后同。回遹,邪僻,曲折。

沮〔zǔ〕:通“阻”,遏止,终止。

臧〔zāng〕:善,好。

覆:反而。

邛〔qióng〕:劳苦,致病。

潝〔xì〕潝訾〔zǐ〕訾:潝潝,小人党同趋附貌。訾訾,小人伐异诋毁貌。

具:同“俱”,全,都。

伊于胡厎〔dǐ〕:伊,语气助词,无实义。胡,何。厎,同“抵”,至,到。

我龟既厌:龟,指占卜用的龟甲。厌,厌烦,厌倦。

集:成功,成就。

匪行迈谋:不出行而谋划远行。迈,远行。

先民是程:先民,古代贤人。程,效法,以之为典范、法度。

大犹是经:大犹,大道。经,常久保持,以之为常道。

迩言:浅近之言,常人之语。

道谋:与行路之人商谋。

溃〔suì〕:通“遂”,完成,成功。

止:礼法,一说广阔。

否〔pǐ〕:恶,不好。

膴〔wǔ〕:富饶,丰足。

哲:聪明有智。

艾〔yì〕:通“乂”,治理,安定。

沦胥:相率牵引。

暴〔bó〕虎:空手和老虎搏斗。暴,通“搏”。

冯〔píng〕河:徒步涉水渡河。

【翻译】

上天的灾戾暴虐,散布施予到人间。筹谋策划行邪僻,不知何日才终止?善谋良策不听从,不善之计反采用。我看朝中筹谋事,极其劳民又致命。小人趋附谗异己,也是莫大之悲哀。谋划若有善计策,他们全都要违背。谋划若有不善策,他们全都会依从。我看朝中筹谋事,能够到达何地步?我的灵龟已厌倦,不再告知我谋划。谋臣策士非常多,却没有人可成事。发言纷纷盈满庭,谁敢为错担过咎?如同不走谋远行,道路之上无进度。政事筹谋真可悲,不从先贤效典范,不以大道为纲常。只听从那浅薄言,只争论那粗鄙语。如建房与行人谋,此事不能得成功。国家虽然无礼法,有圣明者有恶人。民众虽然不富裕,有睿智者有谋士,有谨肃者有治臣。就如那奔流泉水,不要相率去败坏。不敢空手搏老虎,不敢徒步渡河水。人们只知这一点,却不知道其他事。战战兢兢来应对,如同面临那深渊,如同脚踏那薄冰。

【解读】

《小旻》承上诸篇,仍是一首政治刺怨诗。《毛诗序》言本诗乃“大夫刺幽王也”,郑玄《笺注》则订正说“亦当为刺厉王”。朱熹《诗集传》仅泛言:“大夫以王惑于邪谋,不能断以从善而作此诗。”本诗除了鞭挞周王昏庸无道、重用佞臣之举,还特别对朝廷谋划无能、政策失败、违背古礼等事予以了辛辣讽刺。

全诗共分六章,前三章各八句,后三章各七句。首三章通过控诉旻天,揭示的是朝廷中政治腐败的现状:良策不用,恶计采纳;小人朋比为奸,构陷异己;谋士众多,却难成事……四、五两章则直陈君王背离先贤之道,听取聚讼鄙薄之言,以致国中诸贤才难得其用。末章则通过“暴虎冯河”之例,告诫在位者不应有勇无谋、鲁莽冒险,而要“战战兢兢”、戒惧谨慎,如此才是治国安邦之要。其中“暴虎冯河”与“战战兢兢”三句,也已成为流传千古的成语。